人体产生虚证的原因及表现分别是什么

时间:2021-09-28 作者:汪族大族长001 来源:风度养生网

简单说来,凡人体的正气有所不足,打破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,就叫做“虚”,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,统称为“虚证”。


“虚”是相对“实”而言的。在一般情况下,如果能够做到饮食有节制,居有规律,劳逸适度,生活适应四季气候变化,心情开朗,情绪稳定,就能够保持体内各方面生理机能的平衡,也就不会有“虚”。相反,长期饥饿,偏食或过食生冷食品,暴饮暴食,饮食缺乏节制;作息起居随心所欲,终日闲逸,无所用心,或疲劳过度,长期睡眠不足;不注意四季气候变化规律,不顺应严寒酷署;喜怒无常,悲喜过度,不能控制感情变化等,都会影响身体健康,降低人体的防病能力,由此就会产生“虚”。古话说: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也就是说,人体被邪(指各种致病因素)侵袭而生病时,其本身的正气已经亏虚,抗病能力减弱,因而容易遭受邪气的侵犯。


导致人体虚损的原因除前面谈到的几点外,还有先天不足,发育不良;疾病消耗,损伤正气;治疗不当,误伤元气以及老年体虚等。总之,凡是可能使人体正气削弱或损伤的各种原因,都可以导致虚证的产生。


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,中医学将人体的内脏分作五脏六腑。五脏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;六腑指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。虚证可以按人体的五脏六腑局部产生的不足而导致的虚来分类。如脾脏有虚,称为脾虚;肾脏有虚,称为肾虚。以此将虚证分类,不但方便虚证的诊断,而且也便于虚证的治疗。应当注意,这里所说的五脏六腑是中医名称,虽然与现代医学的名称相同,也有许多相似之处,但是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,因而不能一一对应等同起来。

温馨提醒: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
热门关键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