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正常生理反应,对感染的防御有重要作用,可使人体免疫力增强,限制大多数病原菌的繁殖,很多人在发烧之后,大都会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,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物理降温6个禁忌部位,物理降温的正确办法:
物理降温的六个禁忌部位一般有枕后、耳廓、**处、心前区、腹部以及足底,原因主要如下:
1、枕后、耳廓、**处用冷易引起冻伤。
2、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、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。
3、腹部,用冷易引起腹泻。
4、足底,用冷可导致反射性的末梢血管收缩,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。
常用的适宜家庭使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
温水擦浴,取32-34℃的温水,将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浸湿后拧至半干,按顺序擦拭患者的额头、脸颊、颈部大动脉、腋窝、腹股沟及四肢,也可在水中加入医用酒精可加快散热速度。
退热贴,取数片退热贴敷贴在患者额头、颈部大动脉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处。
热水泡脚,发烧后可以通过热水泡脚,加速血液循环,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,热水泡脚水温一般控制在30~ 40℃左右,泡脚时间一般不宜太久,控制在10~15分钟左右。
头部外敷,患者发烧后可以贴退烧贴或者冰水头部外敷,也可以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。
如果物理降温达不到比较好的效果,则可以考虑药物治疗,比如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药物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物理降温6个禁忌部位,物理降温的正确办法的相关内容
温馨提醒: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